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我市召开了第十三次党代会,总结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勾勒未来五年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宏伟蓝图,并从十个方面提出高水平崛起的重点战略任务。结合东坑实际,要以大力推进产业高级化为方向,创新培育通讯电子产业集群,打造通讯电子强镇,为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贡献力量。
一、以科学谋划引领产业高级化
科学谋划是对发展方向、路径、举措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的精准把握。具体到东坑,就是要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努力打造通讯电子强镇。首先,发展通讯电子产业集群的必然性,要求我们顺势而为。东坑通讯电子产业经过10年发展,已形成企业规模95家,投资规模超65亿元,产值规模超10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8.6%,成为全镇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其次,发展通讯电子产业集群的规律性,要求我们保持清醒。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措施。目前东坑通讯电子产业集群外向依存度较高,劳动密集型、代工型企业比例较大,自有品牌和技术支撑体系较为薄弱。要通过政府引导、各方参与和市场作用,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大、科研开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产业和配套服务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第三,发展通讯电子产业集群的综合性,要求我们整体推进。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全方位保障通讯电子产业集群的基础、载体、动力和后劲,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到“十二五”末,东坑通讯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超210亿元,成为支撑东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以“三重”建设推进产业高级化
“三重”建设是推进产业高级化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东坑加快“三重”建设,关键是围绕通讯电子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通讯电子产业集群,建设通讯电子强镇。
因此,我们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在加快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全力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通讯电子产业优势。一是强化大企业带动。筛选确定富港、歌乐、中德等龙头企业,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对接帮扶,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按照市场机制将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强化大项目拉动。围绕“三重”狠抓招商工作,密切留意落户松山湖、生态园的总部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与其配套发展的生产制造基地,全力打造基地型经济。三是强化大园区推动。通过对闲置土地、旧厂房等资源的统筹利用,建设200亿元产值的正崴科技园,80亿元产值的东兴工业园,80亿元产值的角社信息产业园等三大园区,形成以龙头企业支撑大园区,以大园区集聚大产业,以大产业推进通讯产业高级化的良性循环。
三、以资源整合保障产业高级化
东坑地方小,资源少,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要素制约日趋严重,在增量用地上谋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坚持统筹发展战略,实行“筑笼引凤”,搭建通讯电子产业强镇的发展载体:
一是统筹资源整合。采取专项补贴、税收奖励等优惠措施,整合铁皮厂、出租屋,采取腾笼换鸟、置换发展等措施,提升产业发展的承载力,计划腾挪能够建设200万平方米厂房的发展空间。二是统筹“三旧”改造。根据人口、面积、区位地势等特点,加快制订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三旧”改造规划方案,加快解决征地、拆迁、审批等难题,全面推动“三旧”改造,为建设通讯电子强镇拓展空间。三是统筹产业服务区建设。把企业相对集中区域的出租屋统筹起来,由政府统一租给企业工人居住,腾出厂内宿舍供企业增资扩产,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同时壮大产业规模。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正崴、东兴、角社三大工业园区周边200多栋20万平方米的出租屋,使其成为通讯电子产业配套服务区,为5万产业工人提供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级化
打造通讯电子产业强镇,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创新成为打造通讯电子产业强镇、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攻坚利器。一是加大创新投入。设立通讯电子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每年由镇财政投入1000万元,扶持发展通讯电子创新型企业、传统优势企业加强研发、开展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二是培育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引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华南实验室项目,建设成为集公共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为通讯电子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三是提升创新效益。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区域品牌建设,鼓励集群内现有的贴牌企业发展自主创新品牌,重点扶持富港、中德、艾炜特等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品牌。
五、以良好环境服务产业高级化
产业与环境密不可分。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政务环境,是发展高端通讯电子产业集群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宜居城镇,为建设通讯电子产业强镇提供良好的载体和条件。一是提升生态环境。在全镇规划建设10个环境保护区。二是提升城市环境。高端化规划城市建设,做好城镇靓化、绿化、美化工程。三是提升政务环境。营造整体政策环境,简化开办企业和经营的各种手续,打造外来投资的“绿色通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