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ico
已打开东莞市商务局页面,本页面是由10个视窗区、1个列表区共计11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1,本区域含有2个链接1张图片,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关闭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2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2

东莞商务局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4,本区域含有6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4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业务工作 > 投资东莞
分享到:

东莞转型升级基本方针:做大增量调整存量

  • 2012-07-30 06:48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做大增量,调整存量,以增量的扩张来稀释存量。”短短19个字,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的一个基本方略。上周,市经贸代表团远赴以色列求“增量”,东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问“存量”,求问之间,集中展现了这套理论现实样本与深刻内涵。

  时下,金融危机引发的下行冲击余波未了,“明月”与创新型经济的缺失至今让东莞有着切肤之痛。要看到,深圳有华为,佛山有美的、大众,就连“追兵”惠州也有TCL和石化,而东莞产业代表之作几乎仍是空白。如何能尽快催生出一轮甚至几轮“明月”,形成批量创新的格局,便成了全市的追求。

  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一外一内之举正是改变现有产业形态的关键所在。通俗地说:一要引入,二要挖潜,通过增量稀释、挤压存量,最终使增量转化成为新的存量,这一套系统全面又接东莞地气的转型韬略,实施效果如何,将事关东莞转型升级的成败。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引入增量并不是怠慢存量,更不是另起产业炉灶;调整存量也不是赶走传统制造业,而是通过改造制造业、向存量要增量。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一系列服务“加一”、成本“减一”的营商政策足以证明这个论点。治安联防费、社保、产品质量等接二连三出台的“减负”新政,并不是为了某个或某些增量而设定,更多的是惠及到了存量身上。

  对于更多本土的市场主体而言,要看到决策层大刀阔斧求增量的重要性。招商引资,并不是此时此刻的发明创造,而是东莞致富的一个传家宝。只不过,虽同为招商引资,但概念与内涵却早已大不相同,如今招商的对象已不再是四轮驱动、瞄准那些粗放的工厂,而是锁定那些更有块头更有效益的项目、创新机构及金融机构。

  总之,存量是增量必要的基础,是增量实现的重要条件,增量则直接决定了存量的状态和发展的可能性。增量群体与存量群体既可兼容,也有竞争,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如果没有当年东莞多轮驱动下的大规模招商引资,就不会有东莞的今天,说明了增量与存量之间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各方必须认清几个关系:

  增量存量政策共享。目前来看,不论是面对增量还是存量,东莞各项政策都是一视同仁、利益均沾的。比如政府近日向执行力要效率,这既直接惠及到了本土的市场主体,也影响着那些潜在的增量。诸如此类案例证明了东莞不可能在不损害某一部分利益的前提下,增进其他部分或整体的利益。

  以存量换增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此时东莞十分注重“向存量要增量”。虽然比起增量,挖掘存量潜力无疑更具成本效益,因为挖潜更费时费力、甚至要触碰积聚已久的矛盾、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但政府诸多政策还是盘活存量,与企业共渡时艰。

  以增量保存量。在一定时期内,存量的提高主要是靠增量的发展,没有增量,就不会有存量的保证,如果在增量方面出现不断萎缩甚至是断流,存量也会不断地萎缩,其构成的主体必然会不断地减员。所以,一个好的经济体是存量与增量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

  综上所述,转型升级,存量是基础,就地创新、就地转型也是“换鸟”;增量是关键,发挥东莞独特优势,这一手要硬。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只有坚持两条腿走路,路才能越走越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1) ALT+1
视窗区 (9)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