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以“出口调查:创新总动员”为主题,通过调查东莞在当前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外贸出口却不降反升的“奇迹”,剖析了东莞市政府和企业利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出口逆势上扬的各项措施,解读出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是东莞经济二次腾飞的新引擎。
各项外经贸指标总体平稳增长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下行压力,而出口作为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中重要的一驾马车该如何突围,出口企业何去何从?
“1到5月份,东莞的出口值是311亿元,同比增长了7.2%”,市外经贸局副局长蔡康在节目中说,很多企业告诉我们,现在的国际环境压力,不亚于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1到5月份,整个东莞的出口状况,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有一定下行的压力。但从全市的总体情况来看,各项外经贸指标,总体上还是平稳增长的。
高新产业增长强劲
行业本身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抗压性好,加之在研发环节上又注重投入,在技术上创新,东莞的高新产业和特种装备行业今年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例如,勤上光电通过与高校联合,加速LED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实现了从传统技术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并且已经从产品出口升级到了技术设备和管理出口。
传统行业逆势增长
据海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东莞鞋类出口额负增长超过15%,今年1-2月份,鞋类出口额负增长10.6%,有人认为传统制造业的寒冬已经来临。不过,蔡康透露,今年东莞传统制造业中纺织、制衣行业1到5月份增长22%左右,家具、玩具行业增幅在10%以上。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齐头并进
市科技局副局长沈海邑说,从“十一五”开始,东莞每年拨付10亿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中,更是确定了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拨付20亿元支持相关产业以及转型升级项目。
通过政府投入,带动了社会资源,包括风投、银行在资金上大量投入,实际上解决了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中资金不足的问题,沈海邑表示,政府的投入实际放大倍数在1:5到1:8之间。另外东莞的转型升级并非单纯的投资和引进新产业,而是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齐头并进,尤其注重传统产业的就地转型升级,使传统行业重新焕发活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