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ico
已打开东莞市商务局页面,本页面是由10个视窗区、1个列表区共计11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1,本区域含有2个链接1张图片,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关闭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2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2

东莞商务局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4,本区域含有6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4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业务工作 > 投资东莞
分享到:

松山湖2016年营业收入超3500亿

  • 2012-07-30 06:47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日前主持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对我市“三打两建”、安全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全市科技金融工作会议、电子商务等近期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共建“太阳能光伏公共服务平台”、把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费纳入市财政预算等内容。

  3年后三大主导产业总收入超2500亿元

  摘要:大力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培育示范区。

  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专业园,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到2016年,三大主导产业总收入要超过2500亿元。

  此外,市政府将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国企业总部、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实行重大产业项目“一企一策”的政策。

  力争十年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为把松山湖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一批政策“干货”因此应声出台,松山湖将得到人才、项目、土地、创新扶持等多个政策倾斜,赢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松山湖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完成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基础性工作,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到2016年,全区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专利申请量达到1万件,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再力争用5年左右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据了解,《若干意见》由8个部分组成,总计逾万字。围绕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目标,松山湖高新区将采取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城市配套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包括率先推行“人才特区”战略,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力争到2016年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超过500人,市级以上创新团队50个;实施“扬帆计划”和“启航计划”,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创新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家,上市公司超过20家等。

  袁宝成指出,松山湖是我市唯一的一个国家高新区,要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不论从机制创新上还是园区建设上都要始终坚持高标准,在全国高新区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

  “松山湖是东莞市的松山湖。”袁宝成表示,松山湖是我市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重要突破口。各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看待松山湖的发展,支持松山湖的发展。

率先推行“人才特区”战略

  摘要:支持松山湖高新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高端科技要素集聚地。

  为此,我市将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在全球范围内绘制创新地图,实施创新链接,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新兴产业研发中心和一流企业研发总部;引导全市重大创新资源如新建大型高新技术项目、重要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大型科研机构、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机构、科研中介机构向高新区集中。到2016年,高新区省级以上科研机构要超过50家。

  此外,我市将支持在松山湖高新区率先推行“人才特区”战略,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尖端技术研发、高端产业发展以及企业、园区管理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新区设立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端人才项目资助和生活补贴、人才培训机构资助等。到2016年,高新区要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超过500人,市级以上创新团队50个。

  5年扶持上市公司超20家

  摘要:大力支持松山湖高新区营造创新氛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高地。

  支持松山湖企业建设科研机构和平台,申报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市政府将支持松山湖高新区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论坛、产业发展论坛、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等科技活动,塑造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优先扶持全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在松山湖实施,积极帮助松山湖高新区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市各项扶持资金,并加大资金配套力度。

  此外,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实施“扬帆计划”和“启航计划”,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创新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到2016年,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要超过120家,上市公司要超过20家。

  凡可下放的权限均委托松山湖实施

  摘要:大力支持松山湖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体制创新的试验区。

  争取省里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制定《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凡是可以下放的权限,市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授权或委托,由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实施,提高松山湖的办事效率和管理能力。不能下放松山湖高新区的事项,各有关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

  支持松山湖高新区依法进行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大力支持松山湖高新区项目建设用地。按照经济贡献和土地供应大体同比的原则,市政府在计划内单列松山湖高新区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审批直通车制度。今后,每年全市新增用地指标向松山湖高新区倾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1) ALT+1
视窗区 (9)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