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ico
已打开东莞市商务局页面,本页面是由10个视窗区、1个列表区共计11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1,本区域含有2个链接1张图片,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关闭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2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2

东莞商务局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4,本区域含有6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4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分享到:

2009年全市外经贸运行情况及2010年重点工作计划

  • 2010-08-19 04:47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2009年,我局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外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三大核心工程”,突出稳定优质企业,突出推动升级转型,突出招引关键项目,全力以赴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强烈冲击,取得了“外商心态稳定、外贸快速回暖回升、升级转型加快推进”的积极效果。
一、2009年全市外经贸工作情况
回顾过去一年的外经贸工作,突出表现为三个“新”:
(一)砥砺奋进,金融危机应对有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局把保外贸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一切为了抢抓订单”,工作力度、强度前所未有。
一是稳定企业,提振企业抢抓订单信心。危机爆发初期,市主要领导带领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走访全市加工贸易企业,传递政府与企业共渡时艰的决心和信心。我局建立起重点企业联络跟进工作机制,对全市500家重点外资优质企业实行贴身跟进和服务,第一时间传递政策信息,第一时间收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通过努力,年初制定的稳定企业首要目标完成,外商心态从危机初期的彷徨不安转为淡定从容,实际到资逆势增长6.02%。
二是强化服务,解决企业抢抓订单困难。我局把握争取政策的主动性,组织材料向中央部委及省厅反映企业呼声,提出支持企业抢抓订单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相当部分的意见转化为具体的利好政策。联合海关、国税等部门出台16条措施建立300强企业出口“高速通道”,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全市出口300强企业中有113家企业出口实现逆势增长,扩大了市场份额。
三是搭建平台,拓宽企业抢抓订单空间。我局多次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省政府的大型经贸交流活动,联手香港贸发局组织我市企业参加了20多场香港国际展览会及国际展览会。对我市参展企业,在参展、展会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应用出口信用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是落实资助,增强企业抢抓订单竞争力。在支持企业抢抓订单方面,我局落实省市各项外贸扶持政策,联合财政部门加班加点,确保第一时间将省市扶持政策兑现到企业,降低企业抢抓订单的成本。通过努力,全年外贸进出口降幅逐月收窄,实现了回暖回升的良好态势。
五是加强监督,狠抓企业抢抓订单工作进度。我局强调抢抓出口订单工作责任到位、工作到点,每月督查工作落实、逐月抓进度;每月召开外经贸形势分析会,传达贯彻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精神,检查镇街进出口工作完成进度,认真比学。通过努力,全市进出口降幅较年初收窄25.8个百分点。
(二)扎实推进,升级转型工作有新突破
过去一年,我局扎实推进“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工作,在四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强化企业转型意识取得新突破。我局在帮助企业稳定经营,应对危机的同时,充分利用危机催生的倒逼机制,强化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识。先后召开42场有针对性和互动性的政策说明会,编印升级转型辅导资料6万多册,广泛宣导政府扶持企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和优惠措施,消除外商对推进转型升级的种种误解。我们与港台、日韩商会召开17场升级转型联席会议,具体解决企业升级转型碰到的实际问题,构建起政企联手推动升级转型的良性互动机制,增进企业对升级转型的信心。我们还到大企业的海外总部,直接与高层沟通,就其关注的升级转型问题进行辅导,消除疑虑,增进共识。
二是解决关键政策障碍取得新突破。市政府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1+26”政策体系,破解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并建立起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三资企业的“无障碍通道”,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实质性运作。全年受理来料加工企业转型588家,是上年的2.58倍,339家企业实现转型,是上年的1.72倍。我们争取海关总署赋予东莞特殊政策,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担心的海关监管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众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卸下转型升级的包袱。我局联合黄埔海关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加工贸易内销“集中申报”模式,为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转内销提供最大便利,全年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转内销108亿元,同比增长172.1%。
三是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取得新突破。我局充分发挥“科技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扶持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全年外资企业共设立研发机构84个,是上年的16.8倍;我们延伸香港“升转一站通”生产力提升服务计划,鼓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台湾生产力中心等产业服务机构在莞设点,为重点港台企业提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
四是搭建企业内销平台取得新突破。我局在资助企业稳定国际市场、抢抓出口订单的同时,重点帮扶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并利用拓内销的机会推进企业转型。我局联手香港贸发局、沃尔玛、阿里巴巴,成功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还承办广东首届“外博会”,为我市外资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商贸流通领域搭建起对接洽谈平台。全市外资企业内销总额1541亿元,占企业内外销总量的29.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三)强化招商,产业结构优化有新提升
我局牢固树立质量优于数量的招商理念,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优质项目,以增量优化存量。
一是着力调整招商思路。我局加强产业链缺失项目的分析研究,拟定了《东莞市重点引进项目目录》,明确了产业目标定位和招商对象,为下一步进行产业招商、择商选资奠定了基础。制定《东莞市重大项目及关键项目引进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加大对招引重大项目及关键项目的奖励力度,调动各界招商选资的积极性。全市新签投资总额超1000万美元项目27宗,涉及合同外资平均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37.29%。
二是着力实施登门招商。精心组织参加多场招商推介活动,尤其是市领导亲自率团赴欧洲、台湾、日韩开展高层招商成效明显,引进荷兰孚宝集团投资建设石化仓储等大项目,为今后我市引进重大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局加快生产服务业引进,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新签第三产业项目合同外资2.3亿美元,比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
三是着力建立投资信息收集渠道。加强与我市龙头企业以及外国领事馆、贸易促进机构、跨国公司驻华机构等的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的交流机制,主动掌握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向,为开展“定向招商”提供渠道。目前已经与近20个外国驻华商务机构建立起交流机制。
二、2010年全市外经贸重点工作安排
2010年,我局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外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三大核心工程”,把招商选资特别是关键项目的引进培育摆在更突出位置,提升我市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度;着力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加快实现企业发展形态由“生产车间”向“企业总部”的战略性转变;巩固外贸回暖回升基础,努力扩市场、扩份额,加快转变外源型经济发展方式,核心要抓好五个“1000”专项工作。
(一)要强化产业招商,把招商选资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一要完善招商选资机制,明确我市新一轮产业招商的主攻方向及扶持政策。二要瞄准日韩台先进制造业开展重点招商,把日韩台先进制造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招商选资的主攻方向。三要着力推动现有重点企业资源整合。四要做好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服务工作。继续把服务好现有企业,解决好现有企业的实际困难作为“后招商”工作的主要手段。五要开展驻点招商。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设立招商办事处,通过其影响力推介东莞,积极开展定向驻点招商。六要拜访10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引导更多外资企业把更高技术、更高附加值的研发、制造、营销环节转移或整合到我市。七要邀请1000家企业(外商)莅莞考察,实地了解东莞投资环境,更新其对东莞投资环境的认识。八要继续加强现代服务业引进。九要落实好省、市举办的重大经贸洽谈活动,发挥好领导高层拜访对招引重大产业项目的决策作用,推动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十要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使其具备独立开展招商活动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招商队伍。
(二)要深化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由摸路子、打基础转入快速推进
一是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变形态;二是帮助企业通过开拓内销市场创建品牌;三是推进企业提升技术,开展自主创新。同时,搭建起政策创新、市场拓展、技术提升及政府服务四大平台。接下来,要把握好东莞作为广东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的机遇,全力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工作,确保升级转型成效更明显。要推动1000家来料加工企业加快转型,二要推动1000家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三要支持1000家企业提升生产力水平,四要加快口岸保税物流发展,五要提升加工贸易电子化联网管理水平。
(三)要继续抢抓订单,巩固外贸回暖回升态势
要按照“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全面出击,努力提升市场份额、优化出口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一要稳定和完善支持外经贸发展各项扶持政策,二要突出扶优扶强,三要帮助企业用好政策促发展,四要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五要完善公平贸易及企业风险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资企业倒闭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1) ALT+1
视窗区 (9)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