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作用,帮助依据有关国家标准生产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化解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制定如下措施。
一、优化市场准入服务
(一)实施便利化准入措施。出口转内销产品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且未列入国家市场准入制度管理范围的,指导企业加贴中文标签标识后,2025年12月31日前可以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标准化处、质量监督处,各地级以上市市场监管局;以下工作均需各地级以上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便利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开通外贸企业办理出口转内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绿色通道,积极采信有效的检验检测结果,优化办理流程,缩减法定办理时间50%以上。(许可注册处,政务中心、省审查中心)
(三)优化强制性产品认证服务。指导认证机构优化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各项服务措施,积极采信已有的检测认证结果,避免重复检验检测,合理减免认证费用,缩减认证时间。(认监处)
二、支持拓展内销市场
(四)开展市场准入专题培训。通过“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等形式,开展政策法规、标签标识、质量标准、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公益培训,帮助出口转内销企业了解国外国内市场准入要求的差异,提升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政策法规处、标准化处、知识产权促进处、知识产权保护处、质量监督处、认监处,省WTO/TBT中心)
(五)促进出口转内销企业与网络交易平台对接。积极发挥网商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作用,畅通出口转内销企业与网络交易平台的对接渠道,帮助出口转内销产品进入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网监处)
(六)推动出口转内销产品参与“双承诺”活动。鼓励“放心消费承诺单位”“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为外贸企业拓内销提供支持,支持出口转内销产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放心消费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网监处,省消委会)
三、加强企业合规管理
(七)提供标签标识技术指导。开展出口转内销产品标签标识快筛,组织技术专家为标签标识存在问题的企业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指导企业及时整改,帮助企业解决因标签标识不合格影响市场准入的问题。(质量监督处)
(八)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编制出口转内销企业信用合规建设工作指引,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合规经营制度,加强管控信用风险。(信用监管处)
(九)强化平台合规指导。在“618”“双11”等重要促销节点,召开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指导会,指导网商协会等社会组织举办“健康发展合规大讲堂”,开展优化网络交易平台规则协议行动,引导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守法经营。(网监处)
四、支持企业品牌建设
(十)培育自主商标品牌。优化商标注册服务,设立出口转内销产品商标快办专窗,开展商标预审指导、加速协办等服务。发挥商标品牌指导站作用,为企业培育商标品牌提供指导服务。(知识产权促进处)
(十一)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发挥广告行业组织“纽带”“桥梁”作用,组织广告企业立足专业优势,创新广告内容、传播渠道和营销模式,为出口转内销企业提供优质广告设计创意和宣传推广服务,以“广告+”赋能企业品牌塑造,助力拓展国内市场。(广告处)
五、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十二)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主体。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实施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推动经营范围登记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衔接,支持企业使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等经营范围,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效能。(许可注册处)
(十三)开展内外贸检测认证服务行动。完善广东省检测认证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平台功能,畅通检测认证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渠道。收集、发布内外贸质量标准、检测认证等动态信息,帮助内外贸企业及时了解应对目标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认监处,省WTO/TBT中心)
(十四)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开展内外贸产品目标市场质量标准、检测认证要求等比对研究。优化“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认定方式,指导企业开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自我声明或第三方评价认定,加强“同线同标同质”企业及产品宣传推介,帮助“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进入网络交易平台销售。(标准化处、网监处、认监处,省WTO/TBT中心)
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十五)开展网络交易监测。加强出口转内销产品网络交易监测监督,及时发现并依法处理借用出口转内销的名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网络交易环境。(网监处)
(十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出口转内销企业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和维权援助中心功能,面向外贸企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维权援助等“一站式”公益性服务,提供知识产权获权、侵权风险咨询服务,提高维权效率,降低维权成本。(知识产权保护处)
(十七)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事前预防性监管,强化风险预警和合规指引,规范事中柔性执法,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和省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依法适用免罚轻罚措施。加强行政指导督促免罚轻罚经营主体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确保免罚不免责。开展跨境电商“信用沙盒”监管试点,发挥平台管理、行业自律作用,实施容错纠错。(执法监督处、信用监管处)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相关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进政策集成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壁垒;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分析跟踪,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