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商务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工作指引》以及省商务厅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努力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重大精神和重要思想,提高政治法治素养
1.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局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点任务,通过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提高法治思想站位与素养。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局党组(中心)组带头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局党组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意义,增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局机关党支部专题学。机关党委要求各支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学习计划的重点内容,深学细研《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重要书籍。
(二)明确党政主要责任人职责,加强组织保障和能力建设
我局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职责,局主要负责人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定期推动部署依法行政工作。
1.加强法治工作组织领导。局领导班子集中听取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并进行专题工作部署,安排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学法安排。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我局荣获东莞市第七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2.强化学法教育培训力度。制定我局《2024年度重点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清单》。局党组传达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定期梳理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以案释法”典型案例以及日常法律问题“一问一答”,编辑形成5期《法治新知》普法宣传小册子,发给各科室(分局)、中心参阅、学习;组织局全体公务员(含参公)参加年度学法考试;4月,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普法讲座,重点讲解行政执法要求等内容;6月,积极参加广东省商务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专题培训会;11月,举办保密教育专题培训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2月,举办普法学习培训班,重点学习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东莞市商务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2023年修订)》《东莞市商务局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工作制度》,扎实推进我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开展。二是配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开展关于“限制竞争条款多”的整治工作,按照“谁制定、谁审查、谁清理”的原则,共对15份现行有效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公平竞争审查。
2.落实依法决策制度。我局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有关程序规定,制定并公布了《市商务局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按程序、有步骤地做好《东莞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各环节工作,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求,确保各项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
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积极开展我局行政执法证的有效管理工作,及时做好行政执法证的申领和注销工作。3月,对4名已调离执法岗位人员的行政执法证进行注销。7月,为3名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办理了国家行政执法证的申领,目前我局共有25名行政执法持证人员。同时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围绕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等方面对我局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开展了60学时以上的培训学习,并于6月底完成了有关考核。二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立随机抽查事项和检查对象名录库,我局牵头开展的联合抽查事项共计5项,抽查主体数合计29户;我局参与的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共计2项,抽查主体数合计30户。三是严格规范案卷管理工作。严格对照《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要求,规范实际工作流程,按照省商务厅的实地检查意见和市司法局的评查意见,完善行政执法文书的格式和执法人员收集的证据,及时做好行政执法案卷的整理及归档工作。
(四)多措并举宣传涉外法律知识
1.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联合市司法局等单位共同推进法律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律师为企业免费“法治体检”活动,共完成2207家的法治体检任务(其中涉外企业1175家),梳理法律风险点2898个,出具法治体检报告1667份,化解矛盾222宗,完善规章制度916个,出具专业法律意见书2136份。建立包括部门、镇街、行业协会、企业和专业律师组成的微信工作群,分享政策、培训和风险防范信息近百条,律师在线回应企业境外投资、贸易纠纷等多个法律问题。
2.举办涉外法律专题活动。围绕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和对外投资法律风险防控、贸易摩擦应对等主题,开展了10场专题讲座,线上线下2000余人参加。例如,10月,举办了“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东莞专场活动,邀请省、市优秀涉外律师为企业作专题辅导,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台,积极为企业提出的数据出境、货款追收、海外商标注册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或对策建议。11月,联合东莞市法学会等相关单位举办了东莞市“以法兴企”文化沙龙(第十六期),帮助企业提升依法经营水平和境外风险防控能力。
3.持续更新“云”上法律微课堂。围绕重点国别经贸政策解读、经贸摩擦应对等焦点问题,推出“云”上法律微课堂27期,已基本形成了主要国家和地区反倾销应对法律知识库,方便企业在线学习,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里直观地了解涉外法律相关知识,提升企业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4.开展RCEP政策宣传。举办涉及RCEP政策宣传活动23场,现场累计超2000人次参加。例如,联合外贸协会,聚焦参加澳洲展会的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开展政策辅导,宣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扶持政策,介绍澳洲参展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并以澳洲为例深入解读RCEP原产地规则,帮助企业全方位拓展澳洲市场。
5.助力企业“走出去”。制定发布《新兴市场国家“一国一册”汇编》《2024重点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合作指南》,客观准确地收录东道国宏观经济形势、法律法规、经贸政策、产业资源等内容信息,得到企业充分肯定,增强企业出海信心。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省商务厅2024年“千百十”综合服务计划,已成功发动超200家企业注册开通“政经事”服务账户,联合中信保等专业机构,为对外投资企业主动提供指导服务,宣传推介有关金融保险、安全风险、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惠企措施,增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水平和风险防范及应对的能力。
6.指导企业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充分发挥“四体联动”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的作用,指导36家企业妥善应对17起贸易摩擦案件。及时向企业通报案件信息,宣传应诉法律知识和惠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组织企业参加13场应诉协调会,帮助企业了解案情、理清应诉思路,并搭建企业与同行、行业协会、专业律师沟通对接的平台;组织企业申报中央应对贸易摩擦资金112万元,切实减轻企业应诉负担。
7.实地赴企业送法律送政策。实地走访尚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沐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法律政策要点,并针对企业提出的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困惑、政策适用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同时还为企业送上民法典、宪法等法律书籍。此外,在广交会、境外展会等活动上向东莞参展企业宣传市涉外律师服务团,引导企业利用涉外法律资源防范相关风险。
(五)落实行政权力制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1.健全行政效能监察机制。充分发挥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的作用,并在局门户网站公布局投诉电话,及时处理和回应群众投诉和咨询事宜。积极参与“阳光热线”栏目,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共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3713件,信访件42件。履行信息公开职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2.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定印发《市商务局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领导领办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领办机制。2024年,我局共办理人大建议23件,政协提案38件。在办理过程中,注重加强与代表委员们的沟通,耐心听取代表委员的建议,自觉接受其监督,不断提升提案办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务求办出实效。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利用好局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以及政务微信,重点推行政策文件公开、财政信息公开,做好重大活动新闻发布工作,2024年共公开政策文件18份,财政信息81份。
二、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我局在法治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商务领域法规普及需进一步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个别企业对商务领域相关法规认识不够,对自身法律责任理解不透彻,容易产生经济纠纷。二是与基层联动需进一步强化。在推进涉外法律服务、贸易摩擦应对等工作方面,与镇街商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收集企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不够全面,走访企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治思想学习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作为学习重点内容,强化内部法治培训,利用“学习强国”、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思想学习,全面提升法治意识,切实加强局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工作。
(二)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加强与局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联动,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涉法业务咨询等,认真从法律层面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把好合法、合规审查关,防范法律风险。举办普法专题讲座,提升机关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加大惠企政策及商务领域法规的宣传解读
继续创新政策和法规宣传新形式,运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商务领域惠企政策宣介活动,比如制作群众喜闻乐见、高效便捷的动画短视频,让政策宣传入脑入心。同时,加大对商务领域法规的宣传解读,强化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法治观念,促进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
加强与市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学会、贸促会、律师协会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增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合力。强化与镇街商务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加强实地走访全面摸清企业和协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借助省、市涉外律师服务团资源优势,立足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涉外法律服务活动,加强对企业涉外法律风险防范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