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3149359256/2023-00141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商务局 成文日期: 2023-03-20
名称: 市商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3-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市商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3-20  浏览次数:-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当前工作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全面抓好“双统筹”工作,扎实做好“两稳一促”重点工作,2022年,我们先后获批了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建设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是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全市进出口13926.6亿元。并呈现出如下结构性的亮点,如,外贸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一般贸易进出口5930.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的42.6%,比202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4280.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30.7%。又如,进出口主要市场保持稳定,全市主要进出口市场保持较快增速。全市对欧、美、港、日、韩、台等主要市场进出口保持平稳,2022年,对主要市场进出口8205.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58.9%。同时,对东盟进出口2212.7亿元,同比增长5.9%。

  二是投资保持稳定。据商务部反馈,2022年全市实际外资78.9亿元。我们加大对企服务力度,外资企业增资意愿加强,2022年,全市外资增资项目325宗,涉及合同外资76亿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全年,全市制造业实际外资44亿元,占比为55.7%,占比超过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一半。台湾投资逆势增长,2022年,全市实际利用台资9.7亿元,同比增长18.2%。 

  是重点新业态迸发潜力在2022年外贸总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外贸新业态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尤其是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方面,增速较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取得新实效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818.6亿元,同比增长11.3%;位居全国前列。加快培育海外仓、独立站等新业态,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市有15家跨境电商企业在13个国家/地区共设立36个海外仓,累计服务企业数量约2.9万家。市场采购贸易稳步发展。2022年,全市市场采购贸易出口725.1亿元,同比增长29.2%,出口规模排名全国全省前列。

  是消费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4.9亿元,同比增长0.4%。稳居全省前三。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569.7亿元,同比增长0.8%,限额以下零售额2495.7亿元,同比增长11.7%,此外,限上网络零售额492.7亿元,同比增长39.5%。

  二、2022年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扎实高效做好“双统筹”,助企纾困彰显商务力量

  助企纾困彰显商务力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2022年,拨付各级惠企专项资金超17亿元,惠及近6000家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方面,2022年,全市出口信用保险企业累计服务支持企业出口规模约230亿美元,同比增长3.9%;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约2.4亿元,服务企业家数超过5600家。二是加强商务重点领域人群疫情防控、便利商务人士往来。强化疫苗接种,建立外卖骑手、酒店服务人员、餐饮从业人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等商务重点领域核酸检测台账。2022年成功协助境外返莞商务人士1375人次,协助3批出国参展人员、4批重点企业管理人员、2批政务出访团共139人成功返莞,助力我市国际商贸活动平安有序进行。三是全力做好生活、医疗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年共派驻超50人次下沉涉疫镇街,指导当地生活物资保障组工作开展。制定印发我市疫情局部暴发生活必需品保供预案、指引第二版至第五版,牵头编订我市疫情大范围暴发生活必需品保供预案。建立生活必需品物资企业“白名单”。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供港生鲜物资供应。积极推动上线京东app互联网医院东莞专属频道,推动东莞京东防疫药物精准投放平台上线,成为全省首个开通线上防疫药物投放平台的城市,防疫药物精准投放平台成交额位居全省前列。

  (二)做大做强重点新业态,新模式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一是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成效凸显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均位居全国前列。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传统重点外贸企业积极转型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24家备案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累计为超过300家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进出口服务。是新模式助力企业组团“抢订单”。2022年,我们已经累计发动超过800家企业报名参加近40个“粤贸全球”计划线上境外展项目。组织93家企业包机参加2022第四届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亚太区美容展新加坡特别展等3个境外展,意向成交金额13亿,助推莞企出海寻商机。境内展方面,积极组织莞企莞货参加14场境内“粤贸全国”展会项目,累计参展莞企业超600家,意向成交额达125亿元。积极抢抓RCEP发展机遇。成立东莞市加快外经贸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RCEP工作组,出台印发《东莞市关于贯彻落实〈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行动方案》,推动我市RCEP专项工作进入新阶段。

  (三)海陆空三方联动,国际贸易通道不断拓宽

  一是“陆改水”模式取得新突破搭建“陆改水”需求对接平台,大力提高“莞港水运专线”运量,2022年,累计完成进出口集装箱26余万标箱,服务超2400家企业。二是“空港中心”项目落地见效。空港项目开行频次加密至每周三班,实现常态化运作。三是中欧班列稳步运行2022年,我市开行中欧班列(含中亚班列)73列,货值为2.8亿美元。四是陆路运输逐步稳定。疫情期间,陆路运输配额从最低时的100车次左右到高峰期660车次左右,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随着政策调整,已全面实施粤港跨境货车“点对点”运输。

  (四)深挖消费新需求,推动商贸业提升

  一是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2022年,市镇两级累计投入促消费经费约6.4亿元,撬动消费超过74亿元,是历年之最。依托大型电商平台,打造新餐饮消费场景,东莞美食抖音话题播放量超过1100万,带动线上平台交易量600万元以上。是直播电商激发活力。2022年,我市各镇街(园区)企业、园区、协会累计举办近1400场各类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线上成交约4.1亿元,惠及企业超过5000家。是重点商圈基本完成升级改造。指导鸿福路商圈对第一国际内部平台广场、各区连桥、商铺空间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吸引旗舰店、快闪店进驻,发展首店经济,保证商圈整体与区位定位匹配;对道路及建筑前区进行综合整治,通过街道的深度融合孕育新的创造力和商业活力,展现区域魅力和文化磁力。

  (五)高质建设重点平台,新能级平台释放发展动力

  一是综保B成效再上台阶。2022年,虎门港综保区累计进出区总货值(含一二线)2116亿元,同比增长31.7%;清溪B保全年累计进出区货值1026.5亿元,同比增长30.5%。二是电子元器件集聚中心初见成效在我局大力推动下,综保区于2021年引入大联大(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电子元器件分拨商)项目。2022年,综保区内飞力达、联易达两家公司合计完成电子元器件进出口约903.5亿元。三是三大车检场升级改造加速推进强化统筹协作,积极推进凤岗车检场土地收储工作、优化拟定清溪B保及凤岗车检场融合发展方案、申报设立寮步B保事宜等,稳步实施车检场升级改造各项工作。四是以展促销效果显著因疫情原因,第十三届中国加博会拟延期举办。市内展方面,自2022年6月份首展举办以来,我市已安全有序举办了“第二十二届广东国际汽车展示交易会·春季”“第47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等19个展会,其中,名家具展助力我市156家参展企业订单转化成交额约120亿元。五是外资重大项目升级创新。2022年推动外资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22亿元,其中,优澜航空科技、越海供应链、天成机电等3个项目已动工建设,正阳电子、东聚电子等2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剩余项目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关于“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的最新部署,全面提升东莞开放型经济综合竞争力,确保东莞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质量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重点推进一批区域协同项目,稳规模、优结构,持续壮大外贸发展动能

  一是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容提质。推动虎门综保区从向复合功能升级,加快推进二期围网工作,打造电子元器件集散贸易中心。进一步提升清溪B保高水平开放引擎作用。二是打造高能级外贸产业平台。鼓励各大基地依托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加快数字化能力建设。打造电子元器件集散贸易中心,鼓励我市外贸龙头企业和总部型企业将外贸业务、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归集东莞运营。三是加快培育联通全球的贸易经济新业态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提速,着力打造跨境电商集聚区“1+N”体系。高效推进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试点。四是开拓“走出去”全球布局新路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加强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建设。积极参与“粤贸全球”计划等活动,建立东莞商品境外展销中心,用足用好重点展会资源开拓市场。

  (二)强化企业服务,稳存量、扩增量,激发外资发展潜力

  一是着力培育优质外资企业。全力稳住我市利用外资规模,持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深入开展稳外资专项行动,紧盯关键大项目,深挖合同外资转化潜力。鼓励外资企业在莞加大投资,开拓业务。促进外企拓展内销,积极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积极抢抓RCEP红利。积极贯彻落实《东莞市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方案》文件精神,稳步推进RCEP各项工作。是积极谋划境内外展会工作。制定《2023年粤贸全国东莞活动目录》,组织发动我市企业积极参加“粤贸全球”计划2023年系列展会活动,推动企业利用线上展会平台抢抓订单,开拓国际市场。筹备好第十三届加博会。

  (三)谋划新优势,着力提质增效,促进服务外包新发展

  一是围绕重点企业推动数据落地进程,提升服务外包产业质量与规模。坚持数字引领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依托一批重点制造业企业,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增强服务外包产业的科技含量、生态质量、就业容量。二是继续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激励服务外包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对具有一定规模或发展潜力的接包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积极扶持中小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三是指导协会强化组织架构,加强统筹工作水平,探索委托协会做好挖掘服务外包企业及辅导企业登记数据工作的新途径。四是引导优势企业发展信息技术外包,进一步优化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在提升存量企业的基础上,争取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莞扎根发展。

  (四)聚焦关键节点,构筑“海陆空”货物贸易大通道,拓展开放新方式

  一是加快推动东莞港跨越式发展。积极推动东莞港实施“东盟快航”航线拓展方案,开辟更多直达RCEP航线。推动“湾区快线”无缝对接香港机场和码头,畅通与香港、深圳盐田和蛇口、广州南沙等枢纽港之间的物流通道,打造具有较强自主权的“海空铁联运”直通物流大通道。二是加快推动“空港中心”项目稳定发展。强化香港机管局与我市合作共识,推动东莞港务集团与香港机管局在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正常运作。加快建设空港物流园,不断提高运力。三是继续推进车检场升级改造工作。力争完成凤岗车检场土地收储,清溪B保及凤岗车检场融合发展工作。积极配合长安镇办理长安拟置换地块用地手续。全力推进寮步车检场项目用地问题解决,指导广东百业工业城有限公司申报寮步B保。是优化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应用推广,牵头做好我市营商环境评价跨境贸易指标填报工作。

  (五)推动消费供给、消费升级,打造内循环重要节点城市

  一是打造省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认真落实《东莞市加快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落实促消费政策,增强对区域消费的集聚辐射力、资源配置力、创新引领力。二是积极推进商圈优化升级。推进传统消费场所不断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式、综合消费场所转型。鼓励自筹资源新建升级商业设施,进一步加强商业载体建设,丰富商品服务供给,提升商品服务质量。鼓励商圈及其周边商户统一延时营业,发展“夜经济”,优化消费业态,丰富品类组合。是创新“乐购东莞”品牌。进一步优化活动模式,组织多平台发放市级通用消费券;探索实施消费补贴即买即享方式;与美团、抖音合作发放餐饮主题消费券;围绕夜间经济、街区经济、首店首发经济、潮玩经济、品牌经济、老字号等消费主题谋划开展线下促消费活动。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支持举办各类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资源对接等活动。积极筹办2023东莞跨境电商采购峰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把握直播带货新业态,进一步开拓市场。继续加强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销路,助推我市网络零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