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7
从生产电火花机走向数控机床整体方案提供商
东莞时间网讯 10年前,以电火花机起家,东莞台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一盈拓”)在横沥落户。当年,在东莞的模具厂里,几乎都能看到台一盈拓的影子。
“机器换人”时代到来后,台一盈拓也走上了不断创新的转型发展之路。借助富士康的大单,该公司一跃而上,目标市场由原来主要的模具行业,延伸至全国范围内玻璃盖板制造、手机零部件制造、义齿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制造产业。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台一盈拓正在等待IPO过会,走向资本市场。根据企业最新的招股书显示,去年企业总营业收入近7亿元,比上一年的2.7亿元增长近2倍。本报记者 黄锐/文
火花机曾占领珠三角3成市场
2005年,台一盈拓在东莞横沥成立,企业最早从电加工机床系列产品研发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台湾的智能制造产业在珠三角地区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台一盈拓在东莞也获得长足的发展。” 公司证券事务部副总经理刘丹丹回忆说。
对着模具行业在当初的高成长性增长,一个令人惊叹的数据是,当年台一盈拓的一款电火花机曾占领珠三角市场20%~30%的市场份额。“东莞的中小型加工厂里,基本都能看见台一盈拓的机器。”刘丹丹说。
但曾经的辉煌,并没有让台一盈拓固步自封沾沾自喜。这一家善于挑战和创新的企业在2011年做了一个重大的转型决定,创新大客户开发模式,为企业批量化定制机器。
“凭借着企业自主技术的领先以及在珠三角市场的良好基础和口碑,我们拿下的第一个客户是富士康。但他们要求我们每月至少供500台机器,而我们当时生产能力是100台。”刘丹丹介绍,富士康的要求高、工期短、订单大,台一盈拓能否吃下这个大单也曾争论不休,机遇中蕴含着挑战。
但从富士康起步,大胆接单让大客户闻讯而来。比亚迪等也陆续加入台一盈拓的大客户群体中。从2012年至2014年, 公司的营业收入也从3亿迅速增长到近7亿。年利润增长近300%。企业规模从100人扩容至500多人。目前,台一盈拓已经在IPO排队等待过会,向资本市场进发谋求更大发展。
克服高度依赖大客户挑战
机器换人大潮的到来,是台一盈拓快速发展的背景底色。但对大客户的依赖也让台一盈拓传统的产业链布局遭遇挑战。
资料显示,台一盈拓的客户主要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大型代工企业,2012年公司向富士康集团的销售收入占比66.55%,2013 年、2014年向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占比为32.33%、67.66%,客户结构单一且比较集中。
“目前国内大型代工企业的金属部件产能布局已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如果公司不能开发新的大型代工企业为客户,或者消费电子出现替代金属部件的新材料,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受到不利影响。”刘丹丹坦言。由于公司向这些大型代工企业提供加工金属部件的CNC机器,未来公司能否持续保持增长,受到客户自身业务规模扩张的影响,还受到消费电子金属部件渗透率及消费电子市场增速的影响。
这一挑战似乎正成为智能制造领域内的共同挑战。近两年东莞智能制造的另一家代表性企业劲胜精密成绩的波动,与其对三星的依赖以及行业的波动亦不无关系。
怎么办?台一盈拓的选择是,坚持以技术研发为驱动, 一方面通过稳定的产品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等优势在增强现有客户黏性的同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特定需求的新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争取在 3~5 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国内外先进的数控机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切入液态金属领域开发可穿戴市场
10年时间,台一盈拓不断创新和应对市场转型升级,从电加工机床系列产品研发开始,发展成为国内具有电加工机床的设计、控制系统、整机组装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
对于下一步的市场布局,台一盈拓更开始了液态金属领域的开发谋划。
液态金属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力、耐腐蚀及可压铸成型的特点,作为材料在消费电子、军工、航天、精密机械都有广泛的应用。而液态金属作为新材料目前在消费电子、可穿戴产品及运动产品行业具备量产基础。
根据企业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台一盈拓在液态金属产品方面,将重点开发手表和smart watch等奢侈品市场,并逐 步切入可穿戴设备、电子消费产品及信用卡等市场领域,通过产品的示范效应, 推动液态金属产品的市场应用,并树立公司的品牌优势。
目前,液态金属产业化建设项目为台一盈拓新建设项目,主要为消费电子领域和奢侈品行业提供各种零部件及配件,达产产能为4110.76万件。公司将通过实施该项目逐步实现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下游延伸,提升盈利能力。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