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4
资本认钱不认人,30年前,代工企业因为东莞廉价的劳动力等成本优势来到这里,如今,又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离开。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东莞频繁出现外资企业外迁现象,究其原因,无非利润二字。
这个过程本身是正常的市场规律,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东莞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及时填补低端产业转移后的市场空缺。
渣打银行近日的一项研究称,因工资水平上升,全球供应链因中国传统制造业低价优势的丧失而重新整合。悲观者认为,东莞面临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向发展中国家分流的双重挤压,可能在这轮重组中被全球供应链抛弃。
财经学者叶檀告诉笔者,东莞等制造业城市企业外迁,某种程度上是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放眼全球供应链,东莞此前是通过低成本的制造优势来融入其中,现在这种优势随着劳动力等价格上涨逐渐失去。与此同时,东莞中高端制造业的优势还不够强大,产品的稳定性还不高,因此目前面临着一个转折期。
在这样一个时期,如果东莞制造没有新的比较优势,就有被全球供应链抛弃的危险。但我们看到更乐观的情况是:在此过程中,东莞的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转型,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及时填补低端产业转移后的市场空缺。
以东莞制鞋产业为例,大量代工企业迁出的实际上只是生产环节,原料采购、产品研发等功能依然保留在东莞。而随着东莞原材料和技术的完备、行业成熟人才的集中,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
著名鞋用胶水生产商南欣化工总经理周文武说,自己企业有先进成熟的专利技术,在东南亚办厂是开拓市场行为。该公司研发、设计、销售等环节都在东莞,打算雇佣东南亚当地工人为其代工,赚取微笑曲线两端的利润。他称之为“转移订单,不转移利润”。
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曾说:“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预示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从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扩展的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强调系统优化和运作过程整合的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向人们昭示其创造性和灵活性。
那么在享受完低价优势后,东莞需要新的不可取代的比较优势:核心的技术和创新研发、更高水平的人才与劳动力、更多数量的工程师队伍、便捷的基础设施物流网络。叶檀认为,谁能掌握智能制造的密钥,谁就能够在供应链中占优势。如今,东莞供应链已经很发达,配套的相关零件能够买得到,现在要让产品更加稳定、优质,迈向更高水平的制造业。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