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投资70亿元的中集集团凤岗物流装备制造项目近日签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等市领导现场见证。另据报道,3月3日至13日两会期间,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京陪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拜会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袁宝成还利用两会休息时间,率市政府代表团专程拜访了中粮集团、王府井百货等一批知名企业,共商合作事宜。东莞团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家企业高层的热情接待。
东莞团受到的礼遇,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正如袁宝成率团拜会各企业时收到的信息反馈:这些年来,东莞的营商环境、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也对包括这些企业在内的很多志在广东和华南布局的大型企业构成很大吸引力。正如袁宝成所言,东莞与所有在莞投资的企业,特别是大型、重大项目的合作,无不是建立在“诚信、务实、共赢”原则上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这种招商引资之变,应该是东莞这些年发展历程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势性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来者不拒”、“夹到盘子里便是菜”,到今天以更雄厚的底气和更从容的姿态,与各大外来投资平等协商、共同发展,姿态气质和外在形式变化的背后,发展动力的升级,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一直以来,“东莞制造”的艰难转型,隐喻了“中国模式”的突围的话,那么,当下东莞这种招商引资方式和发展思路的演变,很大程度上,也就预示了东莞发展史上某个关键性节点的到来。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变局。在东莞以往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常常会用“满天星斗,缺乏明月”之类的说法来形容东莞的产业结构。无论这种说法好不好听,至少,很大程度上它比较传神地表明了东莞以往那种建立在高度外向、资源消耗型、劳动力密集型基础上的产业模式特点。而如今,当东莞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时,外界不难发现,今天的东莞,从外在姿态到内在实质、从招商引资到产业结构,都正处于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中。这种重大变局的到来,很显然是回味深刻、意味悠长的。
这也是产业史和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必然。世界产经史一再表明,每隔一段时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业就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对于东莞来说,经济增速经过30多年年均高达20%以上的狂飙之后,工业化进程已开始进入高级阶段,以往那种产业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地达到了“成长的极限”。这种局面之下,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社会面貌,又或者是资源要素的配置乃至招商引资的重心和姿态,也就势必发生巨大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正是东莞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必经之路。
招商引资之变预示东莞的凤凰涅槃
发布日期:2014-03-21 浏览次数:-